西井科技重启IPO辅导 辅导机构变更为国泰海通证券 复星集团、平安资本等投了
《科创板日报》4月12日讯(记者 余佳欣)西井科技于4月11日更新上市辅导备案,再次启动其A股IPO进程,辅导机构由中金公司变更为国泰海通证券。
成立于2015年的西井科技,是国内最早自研无人驾驶重卡的企业之一,其业务已从海港扩展至陆港、制造工厂等全物流场景,服务覆盖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个用户。
备案报告显示,谭黎敏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控制西井科技30.21%的表决权,且担任西井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谭黎敏系悉尼大学博士,2015年以家乡上海青浦“西井街”命名创立公司,主导研发了全球首辆港区无人集卡、全时无人驾驶电动重卡Q-Truck等标志性产品,并实现自动驾驶产品首个海外订单落地瑞典。
天眼查显示,西井科技经历14轮融资,2023年完成D+轮与E轮融资。其中E轮融资额达6亿元,引入平安资本、中移资本等战略资本。目前其第一大股东为海东井企业管理咨询中心(持股11.26%)。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国投公司近期赴西井科技调研,明确表示将围绕资本、技术、市场等维度深化合作。

图:西井科技融资历程
业务布局方面,其中,今年1月,西井科技智能换电无人驾驶商用车Q-Truck宣布量产,与协鑫能科、清陶发展合作探索新能源及固态电池商业化。对此,谭黎敏表示,“除在新能源领域加码布局,西井科技正以港口为支点,持续深入物流资源分配与运力网络。”
去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西井科技发布了智能物流机器人Well-Bot。据悉,Well-Bot内嵌AI大模型,能够实现货物的识别、定位以及导航规划,该产品主要用于货物的高效率分拣、精确搬运及智能化仓储管理。
西井科技冲刺IPO的背后,是无人驾驶商用车赛道加速进入规模化落地与资本竞合的关键期。
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无人驾驶商用车市场规模达1088亿元,预计2028年将飙升至1.4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7.8%。头豹研究院分析师袁栩聪表示,无人驾驶商用车在低速封闭及低速半封闭场景的使用需求增加,带动无人驾驶商用车渗透率上升,从而驱动其市场规模增长。
从竞争格局来看,小马智行、主线科技等玩家通过L4级单车智能、卡车编队模式争夺份额。以小马智行为例,其今年初获批开展编队自动驾驶无人测试,探索“1+N”编队模式以撬动商业化闭环。
但“烧钱换规模”的情况亦面临不少挑战。随着市场竞争转向“经济账”比拼——即谁能以更低成本实现更高效益,头部效应将进一步凸显。高工产业研究院预判,2025年将成为无人驾驶商用车大规模商业化元年,技术、资本、订单三重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或引发新一轮洗牌。
(财联社记者 余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