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课堂这么嗨!多彩非遗进校园
【来源:今日宾川】
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平川镇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将非遗体验融入校园大课间、体育课、文艺课,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乐,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魅力。

在平川完小,每到周三的非遗课,孩子们的热情空前高涨,纷纷踊跃参与其中。特意为学生们制作的“小一号”狮灯、马鹿、纸鹤等道具精巧可爱,既契合孩子们的身形,又散发着童真童趣。


非遗进校园活动特别邀请了平川镇狮灯、唢呐调、花灯、彝族打歌的省州县非遗传承人亲临授课。传承人不仅耐心细致地教孩子们,还绘声绘色地为孩子们讲述平川非遗文化背后的历史渊源,向孩子们介绍狮灯、唢呐调、打歌、花灯在平川镇过去的节庆活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不仅是欢庆节日的表演形式,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承方式,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一门技艺,更在心底种下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成为非遗文化的新一代传承者。


今年已是平川镇坚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的第6个年头,在平川完小,非遗进校活动已纳入课程,狮灯、唢呐调、花灯、彝族打歌四个类别每周三开展一个课时的学习,孩子们对非遗课程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能力,能够独立进行表演。

平川镇现已建成了朱苦拉咖啡制作技艺、平川狮灯、平川唢呐调三个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传习所和平川完小一所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目前全镇有非遗项目49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7人,其中省级非遗项目3项,传承人6人;州级非遗项目6项,传承人8人;县级非遗产项目40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8人。

非遗进校园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到课本之外的知识,拓宽了视野,提升了综合素养,切实提升了“双减”工作的质效。
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开展,旨在让更多青少年儿童认识非遗,学习非遗,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来,让非遗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接下来,平川镇还将充分整合非遗资源,推动更多非遗项目进校园,让非遗点亮校园生活、滋润童心,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自信。
图文/王梦瑶 徐小强
编辑 责编/杨金蕾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