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新天镇:人居环境常态化 和美乡村“换新颜”
为进一步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天镇多策并举,坚持系统整治,创新多元参与,构建常态长效,持续深入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一系列常态化保洁清理工作,以实际行动让和美乡村“换新颜”。

党建引领,齐抓共管。新天镇主要领导带头亲自部署亲自抓,现场指导人居环境工作,明确各村、各部门的责任分工。通过召开人居环境常态化保洁清理专题会议,层层传达任务,确保各项保洁清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建立人居环境网格化包保管理机制,将责任区域细化到每一个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宣传引导,赋能增效。镇村干部全部深入一线,带头参与整治,为提高广大村民爱护环境意识和参与度,充分利用微信群、大喇叭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做法。通过政府政策引领、社会全面参与、村民自治管理,充分调动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群众等群体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突出重点,精准清理。针对街道路面、背街小巷、卫生死角、生活区域、绿化带等重点区域,组织党员群众和环卫工人开展地毯式清理。同时,对村内塘沟河渠、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集中整治。通过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措施,不断改变过去“脏乱差”的面貌。
强化监督,压实责任。按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分人定组认领包保责任任务清单,严格压紧压实责任主体,规定整改时间节点、整改力度标准,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长效,整体提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一环、关键一招,统筹推进,以组为单位,设立村、组、党员、农户四级网格管理体系,织好村庄、院落、屋内常态化环境卫生整治“一张网”。通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用好用活“话筒下沉”,引导群众发挥主体作用,使村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的共同整治、共同建设、共同管理中来。
创新方式,健全机制。建立健全“路长制”“田长制”“河长制”“林长制”等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机制,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可追溯。以村为单位,明确保持巩固区域、集中攻坚区域、提档升级区域,集中资金、人员等资源力量,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全面实行农户“门前三包”管理、网格化管理、垃圾收集清运、巡查监督、微信群督办等工作制度,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
新天镇进一步强化措施、持续发力、狠抓落实,认认真真做好“面子”,扎扎实实做实“里子”,在源头上抓治理、在机制上保长效,纵向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走深走实,不断擦亮美丽乡村底色。
作者:刘娜
编辑: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