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学立法守护古树名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0:32:00    

原标题:科学立法守护古树名木

近日,有关部门专门出台《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对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古树名木是十分重要的物种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它寄托着人们的乡愁情思,承载着传统文化,延续着优质的生物基因,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国家林草局2022年9月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包括散生122.13万株和群状386.06万株。

这些古树名木守护着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见证着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是不可再生的财富。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时,专门增设保护古树名木条款,成为国家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里程碑。有关部门也先后制定发布《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城市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工程技术规范》,使古树名木保护机制得到不断完善。各地更是多措并举,全力保护古树名木。北京对每株古树名木实现GPS定位全覆盖,生成与之对应的二维码,完成所有在册古树名木的挂牌工作;上海开展古树健康评估,运用树木雷达探根仪和树体腐烂探测仪等仪器,对古树名木树身空洞、根系分布等进行探测分析;内蒙古呼和浩特建立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古树名木信息维护、现场巡护全数字化管理;四川剑阁出台古柏保护离任交接制度等,传承古制、健全新规,不断创新完善“交树交印”制度。

然而,在一些地方,违法采伐、移植、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仍时有发生,因地方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保护管理要求不统一等导致的问题亟需规范。同时,“护树没有种树政绩来得快”等错误观念也影响着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决策。保护古树名木不仅是对历史和自然的尊重,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不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民众,都需要强化认识,形成共识,营造爱护古树名木的社会氛围。

立法是形式,保护是目的。有了法治保障,重要的是细化保护责任,加强保护管理和宣传,形成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长效机制,真正让保护者担起责任,让违法者受到严惩。同时,要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属地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结合各地实践需要和最新技术要求,科学修订完善普查、鉴定、管护等技术规范,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制督查考核。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监督作用,压实保护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切实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强劲动力和支持。(孙现富)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相关文章

中美两军举行2025年度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工作小组会
2025-04-03 20:05:00
茂南精神卫生工作再传捷报!连揽三项省级荣誉​
2025-04-03 19:15:00
月入4000元!每天鞠躬上百次,00后女大学生这份职业,引网友热议
2025-04-03 18:34:00
湖南:一场“手术”背后的古树保护
2025-04-03 14:37:00
王沪宁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做深做实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
2025-04-02 1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