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教育,进入AI赛道
当火爆的AI碰上教育,会碰出怎么样的火花?4月28日,顺德陈村举行“智教优师”领航工程启动大会。构建具有陈村特色的人工智能育人生态,现场进行“教育AI全域赋能”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陈村携手华南理工大学大数据专家,打造全省首个镇域教育私域大模型。
同时陈村还发布了《“智教优师”领航工程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加快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力促全镇高层次教育人才占比提升至30%。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更需要专业人才的引领和指导。陈村创新推行“高校专家+企业导师”双指导机制,聘请15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的专家担任陈村“科学副校长”,推动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迈向新台阶。

“智教优师”领航工程启动。
全省首个镇域级教育私域大模型落地
“AI+教育”,将是未来教育的新范式。
现场,陈村与微科智检(佛山市)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启动“教育AI全域赋能”项目,将打造全省首个镇域级教育私域大模型。

陈村与微科智检(佛山市)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教育AI全域赋能”项目,将依托华南理工大学智能算法实验室核心技术,由微科智检研发的私域大模型将深度融入陈村教育体系,构建覆盖教学、管理、评价的全场景智能生态。
资料显示,微科智检是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智能算法实验室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在全球的5G天线自动布局算法、全国高考答题卡自动识别算法以及中国能源集团的储能侧优化算法等均出自该实验室。
微科智检首席科学家教授黄翰介绍,在教学层面,AI可分析学生薄弱环节,为其定制专属学习路径,使教育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在教师层面,自动命题、智能答疑等功能,能够将教师从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精力专注于创新教学,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在社会层面,AI驱动的教育大模型将持续更新知识库,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助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黄翰说。
当天公布的《方案》也明确提出要推进人工智能全域赋能。除了在陈村构建首个教育私域大模型,打造教育AI全域联动的资源支撑平台外,还将实施“三个一批”建设计划,包括培育一批骨干讲师、打造一批特色课程、建设一批示范学校。
此外,陈村还将构建多渠道人工智能教育师资体系,组建镇级“AI教育讲师团”,创新AI赋能的教研体系,探索形成“数据驱动-智能支持-精准改进”的新型教研模式,举办智能教育创新成果展示活动,着力构建涵盖“管-教-学-评”一体的全链条AI育人体系,利用学生在校行为、心理动态评估、作业(监测)情况和校外项目学习等大数据生成学生数字画像和成长曲线,助力教师提升因材施教精准度,推进个性化育人实践,实现“以学定教”的良性互动。
支持AI赋能教育发展,当天多家企业对陈村“焕新工程”及“教育AI全域赋能设备”进行支票捐赠。
力争三年内高层次教育人才占比超30%
强教必先强师。
当天,陈村教育再传好消息,江西省特级教师、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钟事金加盟陈村名校长队伍(>>江西省名校长,赴陈村石洲小学就职)。为进一步推进陈村“智教优师”领航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工作室的孵化器效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陈村评选出1个特级教师工作室、16个“三名”人才工作室,当天进行授牌。

图为陈村“科学副校长”。
在接下来的教师队伍建设中,当天公布的《方案》提出多个目标。
其中,全面确立高素质教师队伍格局。陈村提出要力促全镇高层次教育人才占比提升至30%,力争三年内打造由50名区镇级以上领航名师、300名镇校级以上骨干教师、500名优秀教师组成的强师体系,新增1个特级教师工作室,16个名校(园)长、名教师(班主任、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培育一批在全市有影响力的名教师、名校长、名教研员。
培育方面,陈村提出要构建梯级培养机制,实施“三类四阶五梯”计划,将教师培训体系分为学科教师培训体系、教研尖兵培训体系、管理干部培训体系三类,根据教师发展“新手、熟手、能手、高手”的四个阶段,搭建“职初教师成长行动、新锐教师发展行动、先锋教师培育行动、领军教师标杆行动、种子校长引领行动”五大成长阶梯,针对性设计培养方案,精准高效推进教师培训工作。
“陈村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尤其是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会上,陈村镇党委书记黄东青表示,接下来陈村将以三个“更”字为方向,厚植教师成长沃土。一是更开放的平台,打破“教室围墙”,推动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和城乡,让整个陈村成为教学与实践的“超级平台”;二是更智慧的支撑,借助AI全域赋能项目,深入推进与高校合作,实现人工智能培训全覆盖;三是更协同的生态,以“高校+名师+名校”三维培养体系,推进校际、集团、高校基地“教研联盟”协同发展,实施教师精准培训。
“今天发布的《陈村镇“智教优师”领航工程三年实施方案》,既有战略高度,又有实践深度。”顺德区教育局副局长刘进华说,希望接下来陈村着力智能教育转型,打造教师发展新范式。着力教育家精神培育,树立师德师风新标杆,着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队伍建设新路径,为顺德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采写:南方+记者 蓝志凌
图片由陈村镇宣教文体办提供
【作者】 蓝志凌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