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金刻羽:除非成为消费大国,否则永远不会成为富裕国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00:41:00    

出生于北京的经济学家、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金刻羽说,除非中国成为消费大国,否则它永远不会成为富裕国家。为推动消费,她建议,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将消费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之一。

金刻羽现为香港科技大学金融学教授、金融研究院中心主任,此前她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担任终身教授、副教授等达15年。

据联合早报报道,金刻羽昨天(6月26日)在天津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一场以“解读中国经济”为主题的分论坛上,发表上述看法。“人工智能+”与消费,是这场分论坛讨论较多的两大中国经济关键词。

她直言,中国可大谈科技优势、人工智能以及所有相关话题,但“除非中国成为消费大国,否则它永远不会成为富裕国家”,像韩国和日本等就实现这样的转型。

她说,中国在政经方面,仍以生产为导向,一切围绕着技术、竞争力与生产。在讨论刺激政策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时,如果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能将消费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之一,“那就太棒了”。她认为,这是中国真正从旧产业向新产业转型的方向,而且这种刺激措施需要产生持续影响,“形成内生效应,成为驱动因素并创造机会”。

金刻羽也提到,中国必须转型为消费大国的另一原因——给其他国家一个机会,成为全球供应链的参与者。

她说,中国产品不断出口外销,其实是中国面对的大问题。不仅是与美国之间,而是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问题,涉及的不是效率,而是与他国的和谐问题,这关乎中国给其他国家机会,让他国也能成为全球供应链及各个行业的参与者。金刻羽强调:“中国最好提高国内消费,并协调这种关系。”

消费的前提是要有工作。金刻羽说,就业机会就在服务业,但目前中国的服务业仅聘用约47%的劳动力,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五成左右,为此她呼吁官方进一步开放服务业领域。

她指出,中国年轻一代都在关注消费,希望取得工作与生活平衡,他们创造新颖的消费方式,带动发展在地经济,而不是进入工厂,“我们必须给他们机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也认为,如何促进消费是中国面对的最大挑战,关键在于通过改革推动服务业开放,从而让人们购买更多服务项目,包括医疗、旅游和教育等。

他说,这些领域蕴含巨大潜力,但须确保定价合理,制定良好监管框架,以及优化市场环境,让民企和外企都能进入市场竞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处前处长、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普拉萨德(Eswar Prasad)则指出,人工智能和高科技虽给中国经济带来无限可能,但经济当下仍面对房地产和就业问题,这给整个经济造成压力,并抑制消费。

普拉萨德建议,中国与其仅为可能来自美国或其他地方的麻烦做准备,不如把深层次结构性改革重新提上议程,以提振消费者信心。他说,有关人工智能和科技的叙事固然能让信心短暂回升,但没有宏观经济政策支撑也难持久。#

今年2月,金刻羽在《日经亚洲评论》(Nikkei Asia)上发表文章提出:

几十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依赖于所谓的“市长经济”。地方官员为实现GDP目标而激烈竞争,推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小型硅谷,培育私营企业冠军。这种竞争带来了显著的成果:大规模的工业增长,在电动汽车(EV)和太阳能电池板等新兴领域的主导地位,以及全球制造业排名第一的实力。

但这种供给侧的成功是有代价的,也使市长经济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地方政府被激励优先考虑GDP增长而非社会福利支出,导致社会保障体系不发达,中国消费潜力存在明显差距。包括3亿农民工在内的农村人口面临着极为有限的保障性住房、医疗和教育资源。农村养老金平均每月188元,仅为城市居民的5.26%。这些消费倾向高的群体仍然被忽视,使中国的需求问题长期存在。最终,消费仅占中国GDP的37%,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为68%,日本和韩国也有类似水平。

……

中国的经济挑战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们并非不可克服。要跻身世界最富裕国家之列,中国必须从一个制造业巨头转变为一个消费驱动的强国,这是日本等国家已经成功实现的转型。以需求为主导、以全面的财政改革和充分的社会福利投资为基础的增长转型至关重要,但不会一蹴而就,这也是为什么预计2025年只会出现温和复苏。*

(转自:中国地产基金百人会)

相关文章

山西大同市云州区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5-08-16 17:03:00
苏德战争爆发前,这一神秘情报网络竟提前知晓
2025-08-16 06:44:00
国防部:日方应在军事安全领域慎重行事
2025-08-15 15:20:00
以人工智能为翼,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协作体系建设
2025-08-14 11:55:00
受强降雨影响,大理两个景区关闭
2025-08-12 2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