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巢沂蒙 文明实践书写青春担当——临沂市开展“青春归巢献热忱 文明实践报家乡”主题活动
在临沂客户端讯带着赤子之心,回应故土召唤。2025年暑期,2630余名返乡大学生参与我市组织开展的“青春归巢献热忱 文明实践报家乡”主题活动,他们在1.8万余场次文明实践中砥砺品格、增长才干,助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服务群众55.6万余人次,书写了与家乡双向奔赴的青春担当。
归雁成阵 全域联动织密实践网络
七八月的高温蒸腾着空气,全市各社区、村居时常可见返乡大学生忙碌的身影。归雁成阵,在“市级统筹、县区主抓、镇村落实”的三级工作网络下高效服务家乡,每一份青春力量都有了用武之地。

蒙阴县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在金鑫村编排演出《沂蒙桥魂》。
市级层面,印发《关于组织暑期大学生开展“青春归巢献热忱 文明实践报家乡”主题活动的通知》,明确“传承沂蒙精神、服务基层治理、赋能家乡发展”主线,指导各县区结合地域特色制定实施方案。
县区层面则强化资源整合,河东区在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举行“青鸟计划”启动仪式,为100余名大学生开展岗前培训;罗庄区通过微信公众号、大学生联络群推送活动信息,触达学子超3000人次;蒙阴县线上招募235名大学生分赴县直部门和镇村实践岗位,力促“专业特长与基层需求”精准匹配。
镇村层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社区(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为大学生提供政策宣讲、课业辅导、文化服务等实践平台。兰山区打造“区—镇街—村社”三级网络,策划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等多维度活动;莒南县组织返乡大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强化家乡认同感;沂水县发挥网格长作用摸排大学生特长后就近安排实践岗位,确保“人岗相适、就近就便”。
深耕沃土 多元实践打造服务矩阵

临沭县惠民社区组织返乡大学生举办“拓印自然,绽放色彩”传统非遗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亲近自然,锻炼动手能力,传递环保理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从理论宣讲到文化传承再到助力发展,活动启动以来,我市聚焦基层实际需求,以多元化实践打造服务矩阵,力争把青春足迹印在每一处基层所需。
“周爷爷在烽火中的坚守,和如今我们以文明实践反哺家乡,其实是同一种‘扎根’力量。”一名在河东区九曲护理院进行文明实践的返乡大学生,听完老党员周乐东分享的抗美援朝故事后感慨万千。
此次,各县区积极推动红色教育走深走实:兰山区返乡大学生王欣彤以“红色故事会”形式演绎沂蒙英烈事迹,让红色故事“活”起来;罗庄区组织大学生开展“我眼中的沂蒙精神”宣讲12场,覆盖群众900余人次……
这个暑假,学子们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沂蒙精神,也致力于用年轻人的方式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临沭县开展的非遗手工、书法和绘画课程,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文化魅力;蒙阴县美术学院大学生编排的《沂蒙桥魂》,推动了红色文化的可视化传播。
青春的“金点子”远不止于文化传承。在兰陵县,电商专业学生帮农户搭建直播平台,让农产品走出大山;在郯城县,生物科学专业学生颜淑雅深入田间为农户提供种植指导;在沂水县,学子们参与“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协助景区规划与宣传,提升家乡文旅吸引力。
创新赋能 青春智慧擦亮临沂特色

费县组织大学生调研金蛋产业发展情况。
青春的脚步,既有探索远方的坚定,也有回报家乡的踏实。整个暑期,各区县积极引导返乡大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在实践中擦亮临沂特色。
用数字化工具建立固定资产电子台账;在“智慧助老”活动中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将沂蒙精神融入编程教学,培养青少年数字素养;运用AI技术创作金银花数字神话短片,制作全国首张金银花数字科普地图,集成多类核心信息实现“一图一码秒懂”,以可视化方式提升金银花产业知名度与影响力……学子们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进一步拓展了服务维度。
“校地联动”架起了高校智慧直通基层的桥梁。兰陵县联动山东农业大学、临沂大学开展科技支农、教育帮扶、文化宣传等“三下乡”活动,实现高校智力与基层需求精准对接;费县组织大学生调研金蛋产业发展情况,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沂南县返乡大学生实践团深入堤坝、河道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点,有效提升当地汛情预警和风险识别能力。
罗庄区开展“青蓝续章”结对帮扶深化移风易俗;河东区“青鸟计划”成为青年反哺家乡的标杆;郯城县“护幼小学堂”“青鸟巡飞小课堂”通过品牌化运作,实现教育服务下沉……各县区打造的特色项目,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逐渐形成了可复制经验。
双向奔赴 青春答卷闪耀文明乡风

罗庄区组织返乡大学生与准高中生开展“青蓝续章”结对帮扶活动,持续深化移风易俗。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青春不该只是享受,更应该有所担当。”活动结束后,参加活动的返乡大学生普遍表示:“加深了对家乡的认同,未来愿回乡发展。”青年没有辜负家乡,家乡也以沃土滋养梦想。
此次活动,被新华网、县级以上媒体报道800余篇,社会的“文明新风”在青春引领中也持续升温:莒南县“莒南首发”开设专题专栏,立体宣传青年风采;郯城县召开“青鸟计划”表彰会,强化典型引领;沂水县组织学子撰写心得体会,激发参与热情,“青春归巢、奉献家乡”的理念深入人心。从媒体关注到市民点赞,一股“青春奉献家乡”的新风尚,正在沂蒙大地悄然形成。
返乡大学生的到来,有效填补了暑期儿童托管、文化服务、农技指导等基层短板,大学生也在这场双向奔赴里,提升了自身素质、引领了文明新风,更加明晰了人生方向。
青春服务正当时。下一步,临沂将持续推动活动常态化开展,讲好“归巢青年”故事,让更多青年在服务家乡的火热实践中,实现“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同频共振,汇聚起助力临沂高质量发展的磅礴青春力量。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英子
编辑:吕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