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通报8起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案例

为全面巩固“双减”成效,依法依规查处各类违规培训行为,严厉打击学科类“隐形变异”校外培训行为,现将近期查处的8起典型案例面向社会通报,并呼吁广大家长、学生不要参与违规学科培训,共同维护周口市良好教育生态环境。
案例一:周口市川汇区百盛国际18楼存在违规学科类培训。
2025年4月14日,接到群众举报,称在八一路和交通路交叉口百盛国际18楼存在违规学科类培训。工作人员通过走访物业和租房人,经询问核实,蔡某涉嫌无照无证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工作人员对该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双减”政策宣传和批评教育,责令其立即停办,对已收费的家长进行退费处理,签订不再组织或参与违规补课承诺书,保证以后再不进行此类违规培训。
案例二:周口市郸城县洺南街道友谊社区友谊街民房内存在违规学科类培训。
2025年4月13日上午,检查组在日常排查中发现,洺南街道友谊社区友谊街2号胡同一民房内有11名学生及2名辅导人员正在进行英语和数学试卷辅导,涉嫌无照无证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等规定,检查组责令其立即停止违规行为,现场监督其通知家长接回学生,清空所有教学设施,全额退返所收费用,签订保证书,保证以后再不进行此类违规培训。
案例三:周口市太康县万鹤赉购物公园北门东一民房二楼存在违规学科类培训。
2024年3月30日,检查组在常规巡查中发现,万鹤赉购物公园北门东一民房二楼有17名学生及2名教职工正在进行违规学科类培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工作人员对该机构负责人进行“双减”政策宣传和批评教育,责令其立即停办,签订不再组织或参与违规补课承诺书,并做好学生退费工作。
案例四:周口市商水县桑尼贝尔酒店12楼存在违规学科类培训。
2025年3月29日,接到群众举报线索,新城辖区桑尼贝尔酒店12楼有学生参加学科类培训。经工作人员现场核实,发现多张课桌椅、上课记录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迹象,涉嫌无证无照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检查组责令其立即停止办学,对已收费的家长进行退费处理,并签订承诺书,保证以后再不进行此类违规培训。
案例五:项城市团结路与平安大道向北300米西门面2楼存在学科类违规培训
2025年3月24日,检查组在日常排查发现,位于团结路与平安大道向北300米路西门面2楼,一名老师正在为13名小学生进行违规学科类培训。工作人员现场向该老师宣讲了“双减”政策,进行了批评教育。依据《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向该机构下发了关停取缔通知书并与其签订了“拒绝违规补课承诺书”,对已收费的家长进行退费处理,并清空课桌椅等设施设备。
案例六:周口市扶沟县桐丘街道书院街居民楼存在以托管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2025年3月6日,在常规巡查中发现,桐丘街道书院街X号庭院式城镇居民住户楼房一托管机构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对托管学生进行学科类辅导培训,涉嫌违规学科类培训。工作人员当即对负责人下达《扶沟县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责令停止办学通知书》、《无证违法办学告知书》,责令其遣散安置所有学生,立即停止违规办学,对已收费的家长进行退费处理,并对该负责人进行现场约谈,同时签订《严禁参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承诺书》,做出不再开展违规培训的承诺。
案例七:周口市淮阳区万正小区居民楼存在违规学科类培训。
2025年1月22日,根据群众举报,称在万正小区一居民楼内存在隐形变异培训行为。经检查组现场核实,发现多张课桌椅、上课记录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迹象。工作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等规定,现场对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并对其宣讲“双减”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责令立即停止违规行为,解散学生,签订保证书,保证以后不再进行此类违规行为。
案例八:周口市鹿邑县涡北镇碧水新村临街商住楼存在学科类违规培训。
2024年12月16日,接到群众举报线索,称在涡北镇碧水新村一幢临街商住楼上有人组织开展违规学科类培训。经现场核实,发现楼内一个房间内摆放8套课桌椅、墙上悬挂小黑板、板书有初中数学课内容、室内存放有部分初中数学科目的学习资料,学科类培训迹象较为明显。工作人员现场对该场所负责人张某进行法规政策宣传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立即停办,对已收费的家长进行退费处理,张某另外签订了书面承诺书,保证以后再不进行此类违规培训。
来源:周口教育体育局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