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冲”破垄断,做中国的GORE-TEX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0:04:00    

一张膜,20微米、厚度细过头发丝;手感柔软,防水、透气。它被用在冲锋衣外层与里层之间的夹层中,这张膜决定了冲锋衣的价值。国际市场上,消费者习惯用美国戈尔公司发明的GORE-TEX指代这张膜,它几乎垄断全球高端市场。

这份垄断正被打破。明年,国产自研的第二代安踏膜(AEROVENT ZERO)将上市。不同于第一代安踏膜对GORE-TEX技术的模仿,2.0版的膜材料完全区别于今年上市的GORE-TEX新品。内部测试显示,从性能看,它有望取代后者。

此刻,两代“安踏膜”的研发者、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斯阳,已与安踏集团完成2027年新品的“头脑风暴”——在冲锋衣产业中,研发周期往往要前置两年。市场对第二代安踏膜的翘首以盼,印证了他两年前的预期,也让他向着目标更进了一步:要做中国的GORE-TEX。

乍一听,这个目标颇具理想主义情怀。但斯阳的行动力让目标有了说服力:他主导突破了“卡脖子”难题,实现我国高端防水透湿材料国产化;他创新了“产学研用”协同模式,与业内龙头企业深度融合、推动成果转化。未来数月,搭载第二代安踏膜的产品将在他自主创设的生产线上鱼贯而出。

“我们正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正是年轻一代展示才华、大显身手的好时候。”斯阳从总书记考察上海时的殷殷嘱托中看到了事业发展的新方向——在上海创新创业,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刀刀剪出“冲锋衣元年”

2023年,一款与国家地理联名的“风暴甲”冲锋衣系列横空出世,年度最高销量突破100万件,商品产值达到十亿级规模。在此之前,国内冲锋衣市场单一品牌的年销量最高仅在30万件左右。断层领先的销量让这一年成为业内公认的“冲锋衣元年”。其中,产品搭载的第一代安踏膜功不可没,冲锋衣发烧友管它叫“中国版GORE-TEX”。

GORE-TEX垄断市场三十余年,它的动向一度是全球冲锋衣产业的风向标。也因此,GORE-TEX对技术的保护严苛:为了保持身价,它只卖给高端品牌;同时,搭载这种膜的产品不在中国国内生产,连指定工厂生产中产生的废料也要被收回。

随着户外运动兴起,国内前景可观的市场引得国内龙头企业跃跃欲试。但打铁还需自身硬,躬身入局的关键一步即实现核心技术的独立自主。2021年,龙头企业安踏集团与东华大学成立了联合创新研究院,主攻功能防护材料前沿研究的斯阳担任院长。斯阳的重点课题之一即研究防水透湿功能材料,安踏膜的研发驶入快车道。

2022年,斯阳团队突破关键技术并联合安踏集团研发出国产高性能防水透湿膜——“安踏膜1.0”,其核心指标达到国际顶尖水平,首次实现国产防水透湿膜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突破。

可即便研发团队把膜制备出来,彼时国内没有一家企业具备“贴膜”技术。“根据测试标准,整件冲锋衣的漏水点不能超过三个。其中有一道压胶工艺,高温和压力很容易将膜损坏。还有一些看似细小的工艺如贴合,根本找不到入手的办法。”斯阳回忆。

若无法进入产业链,“安踏膜1.0”就是一项可能被束之高阁的科研成果。为此,团队购入数十件搭载有GORE-TEX面料的冲锋衣,一件件剪开做逆向分析,耗时数月攻克压胶、贴合等工艺难点。“科研成果转化绝非‘最后一公里’,而是需要跨越产学研的千山万水。”斯阳感慨。

自建生产线迭代技术

就在“风暴甲”风靡市场的同一年,一场科研“风暴”在斯阳的实验室里成形:同年,全球冲锋衣市场面临去氟化革新,斯阳团队攻克技术瓶颈,实现了小孔径高孔隙率的生物基防水透湿膜连续化生产,“安踏膜2.0”应时而生。

2.0版的材料与GORE-TEX去氟膜完全不一样。从消费端看,今年上新、搭载GORE-TEX去氟膜的冲锋衣产生了不少问题:耐温性降低、衣服摩擦的声音响。从目前的内测数据看,“安踏膜2.0”产品的防水透湿、柔软度以及舒适性都优于GORETEX去氟膜产品。

这一回,斯阳更进一步深入产业链。得益于《上海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团队搭建“安踏膜”系列专属知识产权体系。在此基础上,联合安踏集团自建专用实验性生产线。眼下,批量生产的“安踏膜2.0”产品已在快速迭代验证。

蹚水过河方知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的最后一程到底如何走。斯阳曾去安踏集团内部参观,被企业技术宝库中的海量信息震撼。“如今行业头部企业尤其龙头企业不是因为‘不懂’而需要高校支持,相反,他们‘太懂’。所以这些企业提出的需求,一定是业内关键难题。此时,他们与高校的合作往往能碰撞出重大成果。”

这一转变倒逼高校科研范式革新。过去,研究人员习惯将实验室成果“搬上书架”,再向企业单向提问“能否应用”;如今,他们选择躬身入局,深入产业链理解真实需求,再定向研发适配方案。“如果仅追求学术创新,我们完全能造出某项性能‘全球首创’的特殊薄膜。”斯阳坦言,“但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我们清晰定位了赛道——必须在防水、透湿、耐用等核心性能上直面GORE-TEX的竞争,更要经受住国际标准的严苛检测。”在他看来,科研人员不能在桌子上比赛跳高,创新价值最终要由市场丈量。

相关文章

TTD:以CTV为核心的优质互联网成中国品牌全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5-05-09 00:03:00
山西吕梁:来一场DeepSeek的深度求索之旅
2025-05-08 16:11:00
南部战区发声!
2025-05-08 14:23:00
“冲”破垄断,做中国的GORE-TEX
2025-05-08 10:04:00
标普500企业在华收入4倍于贸易逆差
2025-05-08 0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