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旗舰芯片项目背后的“通气战”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杨骏
日前,重庆市重点打造的半导体产业旗舰项目安意法半导体项目在重庆西部(重庆)科学城正式通线,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半导体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迈出关键一步。而为其提供通线供气的,则是西南油气田华油公司凯源科学城公司。鲜为人知的是,背后的通气工程,是一场艰辛的攻坚战。
“5个调压柜和散装调压区,一共6个点,只是在厂区里来回走,一天就不下2万步,红工衣上全是白色的盐渍。”回忆起为意法半导体通气的过程,华油公司凯源科学城公司王亮感触颇深。
原来,作为该项目燃气供应重要施工方,西南油气田华油公司凯源科学城公司克服周期短、人手不足等多种因素,将计划6个月的燃气配套工期压缩至4个月,为项目抢出2个月投产窗口期。
针对半导体制造对天然气稳定供应的严苛要求,该公司成立专项服务团队,提前介入项目规划,同步铺设智能化燃气管网。实现天然气供应参数实时监控,并建立“双回路”多气源供气系统,确保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关键生产环节的稳定用气需求。项目负责人表示:“燃气企业从审批到施工实现全流程‘绿色通道’,保障了生产线调试与天然气供应无缝衔接。”
“当时压力还是非常大的。”王亮说,该项目建设正值7月高温天气,在焊接过程中要求环境温度不能高于40度,必须避开高温时段施工,大家几乎每天干到凌晨。
在时间短、工程质量严苛的挑战下,该公司采取“专班+专员”服务模式,召开政企多方协调会,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施工计划,安排施工节点,在抢工期的同时严格落实施工节点。
正是在该公司努力下,意法半导体顺利通线,推动完善重庆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为“重庆芯”发展提供了助力。
原稿点击>>
重庆旗舰芯片项目背后的“通气战”-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