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渝创星火”重庆科技成果转化大赛启动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张亦筑
4月10日,首届“渝创星火”重庆科技成果转化大赛启动仪式在西部科技金融路演中心举行。现场,12项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发布,重庆市种子投资基金一季度决策投资的10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975万元。
据介绍,本次大赛以“新质赋能·渝见未来”为主题,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预计将从4月持续到7月。大赛将聚焦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科创高地,创新采用“以赛代评”“以演促创”机制,重构科技成果价值发现体系,实现以赛促投、以赛促转、以赛促融,搭建成果找资金、产品找市场、企业找技术、人才找机遇的桥梁,营造“四链”融合“四侧”协同的创新生态,旨在从科创团队和科创企业中挖掘更多科技含量高、应用场景强、市场潜力大的优秀成果,助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科技金融服务,“大赛后续还将开展成果转化训练营、需求成果对接会等特色配套活动,通过系统培育与资源对接,提升参赛团队技术成熟度和商业能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当天,活动现场发布了2024年以来的12项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比如,来自重庆理工大学的“碳化硅产业链应用设计开发、验证与检测技术研究”成果,该校团队聚焦碳化硅(SiC)材料在新能源产业中的高端应用与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封装检测系统,解决当前碳化硅器件封装中缺陷检测依赖人工、效率低、误判率高等关键技术瓶颈。该成果通过技术转让的形式实现转化,合同总金额达3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市种子投资基金一季度决策投资的10个项目也在现场完成签约,涵盖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数智科技、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据悉,重庆市种子投资基金(下称种子基金)作为政府类、公共性专项资金,按照“政府引导、专业运营”的原则运行。围绕“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聚焦重点领域,突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科技成果验证和中试验证,助力科技企业和科创团队在渝发展。
记者了解到,种子基金主要通过直接股权投资方式,对单个项目投资额度原则上不超过100万元,特别优秀项目最高可达200万元,为处于初创期的科技企业提供关键资金支持,帮助其跨越发展初期的“死亡谷”。
此外,在当天的活动中,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也备受关注。据介绍,目前,我市布局建设的10个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已成效初显,累计入驻创新创业团队2887个,引育企业5347家,其中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3206家、412家,正在不断发挥集聚效应,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平台。以环重庆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为例,自2018年启动建设以来,环重庆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已形成“一校两区六圈多点”的空间布局,一大批重庆大学成果转化类项目、师生校友创业项目、校企合作类项目入驻,占比超60%。
原稿点击>>
首届“渝创星火”重庆科技成果转化大赛启动-重庆日报